仙剑奇侠传五 典藏版
复制网址 - 字号[|] - 收藏
仙剑奇侠传五 台湾限量典藏版!
章节:

从仙剑奇侠探中国古文化 – 前言

日期:2010-04-09 12:19 作者:江小羽 -- 腾讯博客

前言:引用“于丹谈仙剑”《仙剑奇侠传》的文化承载

牛景丽,于丹

(1.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天津300130;2.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北京100089)

摘要:电视剧《仙剑奇侠传》是中国第一部由电子游戏而改编的电视作品,是对中国古代剑仙文化的当代阐释,既有对传统剑仙故事的文化继承,又体现了时代特色。从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来看,《仙剑奇侠传》体现了古老的中华民族对于生命绝对自由的永恒追求。

关键词:《仙剑奇侠传》;剑;武侠;神仙

中图分类号:GO;I2O7.3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4937(27)0l一0118—03

  电视剧《仙剑奇侠传》的出现是很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中国第一部白电子游戏改编的电视作品。
  1995年,电子游戏《仙剑奇侠传》以其精美的画面、动人的故事情节、多样的武技仙术设计使人耳目一新,令众多玩家如痴如狂,从而成为第一个受到电视行业青睐的游戏。而十年后,随着各电视台《仙剑奇侠传》连续剧的播出,它更是走进了千家万户。《仙剑奇侠传》何以有如此魅力?究其原因实与其源远流长的剑仙文化的承载密不可分。

一、剑术,剑侠,剑仙—— 源远流长的剑仙文化

  中国古人对于剑术推崇备至。目前能够看到的最早关于剑术的描绘是《庄子·说剑》:赵文王喜欢剑,有剑士三千余人,剑士们日夜相击,每年死伤一百多人,这样三年之后,国力衰微。太子隍非常担心,清庄子劝止文王。庄子号称自己的剑术可以“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l1 Jlol8,并作了极玄妙的解说,“剑岩。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庄子又说剑分三种—— 天子剑、诸侯之剑、庶人之剑,将天子剑与诸侯之剑说得玄之又玄,“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批评文王贵为天子却好庶人之剑。文王醒悟,白此不再礼遇剑士,剑士们羞忿自杀。《说剑》虽是寓言,但其中所描绘的剑术的极致境界却成了古人的向往。司马迁就将荆轲刺秦王的失败归因于“疏于剑术”,而西楚鞘j三项羽有万夫不当之勇,却不能领悟剑术之义,因而学剑不成。剑术俨然成为武艺中的至高至难。

  既有了剑术,便该有精通剑术之人了。较早的记载是汉代《吴越春秋》中的一位越女,论理深奥,剑术高超,教军士习剑以助勾践灭吴(金庸将之演绎成《越女剑》)。真正将玄而又玄的剑术发扬光大并作:矮象描述的是唐代的一批豪侠小说,最有名的要数《聂隐娘》、《红线》了,剑术之妙,可以来去无踪,飘然于空中相斗。《京西店老人》中将剑术神奇之威力具象描绘为电光风雷:游侠韦行规不听京西店老人的劝阻,夜行,老人尾随施展剑术以警之:“韦下马负一大树,见空中有电光相逐如鞫杖,势渐逼树杪,觉物纷纷堕其前,韦视之,乃木札也。须臾积札埋至膝,韦惊惧,投弓矢仰空中乞命,拜数十,电光渐高而灭,风霄亦息,韦顾大树枝干尽矣。”[3]这些唐传奇作品被宋初《太平广记》分门编辑在“豪侠”类故事中,成为剑侠派小说的奠基之作。这些小说将剑术描绘得变幻莫测,有时与法术相结合,如聂隐娘行囊中的纸卫,上路时便可变为活驴子骑行,因而带有很强的仙道意味,后世小说更扬其波澜与道教法术融合,在剑侠之上又出现了更高修为的剑仙。剑仙之剑术,神奇玄妙:“炼成了宝剑,然后再学搓剑成丸之法,将那尺龙泉搓得成丸,如一粒弹子相仿。然后再学吞丸之法,不独口内可以出入,就是耳鼻七窍,皆可随心所欲,方才剑术成功。此非武艺,实是修仙一道。”修炼成人与剑、剑与道合一的剑仙,便可以心御剑、剑随意动,运乎心而发于外了。唐传奇中的豪侠亦被演绎为剑仙,如《仙侠五花剑》文叙剑仙公孙大娘炼就了花剑,由虬髯公、黄衫客、红线、聂隐娘、空空儿、精精儿下山收徒授剑,惹出一段故事;吕熊《女仙外史》中亦有剑仙聂隐娘下界行侠仗义,并帮助月君唐赛儿战胜燕王之事;晚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叙述了明代武宗正德年间徐鹤等十二位英雄聚义,在七子(以“子”命名的七位剑仙)及十三生(以“生”命名的十三位剑仙)的帮助下平定叛乱的故事。此派小说至民国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而达到顶峰,可说是剑仙文化的集大成之作,伴随女侠李英琼的剑仙成长过程,描述了众多的剑侠、剑仙除妖驱魔的故事。

  剑仙文化是中国剑文化、武侠文化与道教神仙相结合的产物,源远流长而又影响深远,是电子游戏《仙剑奇侠传》赖以产生的文化源头。

二、《仙剑奇侠传》—— 剑仙文化的延续与丰富

  游戏《仙剑奇侠传》以其画面之精美、情节之动人、眼花缭乱的武技与仙术法术的制作以及复杂多样的迷宫设计在20世纪9o年代中期令玩家们惊叹不已,成为游戏的经典之作。但《仙剑奇侠传》的故事情节并非空穴来风,其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蜀山剑侠传》。《仙剑奇侠传》故事情节多有效仿原书之处,如主人公李逍遥就是蜀山弟子,所学亦是蜀山派的剑术;从酒剑仙身上亦可见《蜀山剑侠传》醉道人的影子;主干情节驱鬼王、斩蛇妖、除拜月魔教等等都可在《蜀山剑侠传》中找到原型。电视剧是在电玩游戏基础上的改编,两者都是中国古代剑仙文化的延续。是对剑仙文化的当代阐释,既有对传统文化模式的继承,又有“新的演绎”。

  1.传统模式的延用— — 降妖济世。与普通武侠小说不同,剑仙故事除了所运用的武器特别外,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与道教仙术的融合,所以剑仙的成长既离不开一个“侠”字,更离不开一个“道”字。在其成长过程中,行侠仗义、降妖济世是不可缺少的环节,特别是降妖济世母题,可以说是剑仙故事中的主干情节。侠的出现,一直可以追溯到先秦。而诸子百家中,墨家把侠的精神推到了顶点—— “必务求于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大害”,这是最典型的侠者气概。要想成为剑侠,必须要有“除天下之大害”的侠义精神;而要继而成为剑仙,则更要有“除天下之大害”的超凡能力—— 驱鬼、降妖、镇魔,从而造福百姓与社稷。

  《仙剑奇侠传》也不例外,其中的降妖济世母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驱鬼除妖。这是道教仙话中最常见的母题。这一母题为后世剑仙故事普遍采用,是修炼剑仙的必不可少的过程。这也自然成为《仙剑奇侠传》中用的最多的情节。主人公李逍遥在帮助赵灵儿匡复社稷的大任务中,一路上降妖除害,驱鬼王、斩蛇精、除拜月魔教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故事单元构成了《仙剑奇侠传》的主要情节。《仙剑奇侠传》中的驱鬼除妖情节的反复出现是道降妖济世母题的延用,基本没有超出原有的范畴。同时,降妖除怪也是剑仙故事与电玩游戏的最佳融合点。游戏中主人公的成长升级,打妖怪一直是最通用的办法,而这也正是剑仙故事中的普遍情节。所以,剑仙故事很是受游戏制作者的青睐。(2)治病救灾。这是最早在仙话中体现出来的宗教关怀。在远古人类生存能力和科技自救水平极低的情况下,疾病常是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天敌。道教的灵丹治病就是迎合民众渴望救助的心理而出现的。剑仙故事中也常常加入炼丹治病的情节,在《仙剑奇侠传》中,开篇赵灵儿的出场就是以其灵丹妙药治病救人引出的;在电视剧中姜明治疫病拯救一方黎民百姓的故事也是这一母题的体现,在为下层民众排忧解难的过程中高扬起了道教的理想道德。以驱鬼除妖、治病救灾为主的降妖济世母题展现了道教对人世的关怀,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道教通过降妖济世。实现了宗教的终极关怀,抚慰人类的心理,给予其安全感与生命意义。

  2.新的演绎—— 人妖之恋。如果说降妖济世母题是《仙剑奇侠传》对古老剑仙文化传统的延续的话,那么人妖之恋母题的加入则是《仙剑奇侠传》对剑仙文化的新的演绎。中国的人妖之恋故事肇始于远古神话时代,直至清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达到顶峰,可谓是渊远而流长了,但是这一母题在剑仙故事中却不多见。正如前文所说,剑仙故事往往以济世降妖为主要情节,剑侠、剑仙与妖怪是相互对立的双方,但在《仙剑奇侠传》中却出现了多组人妖之恋的故事情节(当然和所有的人妖之恋一样都是凡男与女妖的爱情故事)。

  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主人公李逍遥与赵灵儿的爱情故事。或许有人说,赵灵儿不是妖,而是女娲后人。殊不知,所谓的仙与妖原本难有明确的界限,所以自古有花仙也有花妖,连狐狸精不也有称之为狐仙的么!妖与仙的区别似乎更多体现在道义上,好的精灵就可称之为仙了,所以半人半蛇的赵灵儿以其善良和正义被说成是灵蛇(女娲后人)而不是蛇妖。凡玩过游戏《仙剑奇侠传》的人都不会忘记那只美丽的小蝴蝶—— 彩依,她深深爱上了搭救自己性命的刘晋元。为了医好刘晋元的蜘蛛毒,她每天采集草药想方设法为他治疗,无奈之下,最后牺牲了自己千年的修行而换得恋人的性命。如果说赵灵儿与彩依都是正义的、善良的,那么电视剧中与姜明相恋的九尾狐就带有了邪恶色彩。尽管她与姜明一起治好了疫病,却有另外的目的,尽管她与姜明有深厚的感情,但其中也有利用的成分,更不必说她下毒手杀害蜀山弟子了。当姜明知道一切事实后,仍不能释情,这其中的因缘恐怕也不是能用单纯的好与坏来解释的。电视剧中蛤蟆精与负心汉的故事亦令人感慨,妻子在因被遗弃而伤心绝望之下,为害一方,最后与负心人一同死去,谁又能不对她寄予同情呢?

  不难看出,《仙剑奇侠传》将人妖之恋这一古老母题赋予了新的时代色彩:(1)现实的反映。尽管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故事历代层出不穷,但剧中蛤蟆精的遭遇仍有现实意义,那“负心汉”实在像极了当今经济社会中的一些所谓的成功男士,将曾与自己共同奋斗的青春不再的妻子弃之不顾而另觅新欢,那被遗弃之人在痴情守候中变得性情怪异。应该说这一故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些中年女性的现实生活境遇。(2)反传统婚姻爱情观的体现。与中国经典人妖之恋故事《白蛇传》不同的是,主人公李逍遥一反许仙的首鼠两端,为救赵灵儿不惜犯险进入锁妖塔,并不以爱人为“异类”而心存疑虑。这与加世纪9o年代以来对“另类”爱情的寻求不无关系。从这一角度上说,李逍遥与赵灵儿的爱情故事是当代反传统婚姻爱情观念的体现。(3)人性的思索。人妖之恋是世界性的古老母题,所不同的是,西方人用以探讨哲理与人性,而中国人则用它来寄托幻想反映社会问题。随着20世纪西方文化的传人,特别是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各种西方哲学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使我们对人性问题的思考日渐突显,包括《仙剑奇侠传》中对于人妖之恋故事的演绎也不仅仅是寄托幻想反映社会问题了。姜明故事突出了梦与现实、爱与爱的破灭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涉及了究竟何者为“道”、永恒之道(理性)与人性的冲突等问题。

  综上所述,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仙剑奇侠传》既有对传统剑仙故事的文化继承,又体现了时代特色,是对源远流长的剑仙文化的延续与丰富。

三、生命的绝对自由— — 剑仙文化的深层透视

  虽明明知道是chengren的神话,是虚幻与假想,却仍然玩得疯狂、看得动情,除了制作精美、故事情节感人之外,还与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密切相关。

  1.侠— — 社会自由。尽管孟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观点历来被作为侠者之本的高度概括,但是韩非子《五蠹》中“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才是最早关于“侠”的记载,“以武犯禁”才是侠的根本所在:以高超的武力来超越法律的约束(更不必说能力更在剑侠之上的剑仙了),甚至于以自己的意愿为法令。侠者,即使是惩奸除恶,也是以自身来代替法令实施生杀予夺的大权,这才是侠的真正魅力所在,因而以两千多年来为人津津乐道,令人心存向往。既如此,在当今法制社会中,这种“侠”之思想的存在岂非容之不得,对武侠小说是否亦该下禁令?在虚幻的体验中得以释放或许是更好的方法。尤其是像《仙剑奇侠传》这样的角色扮演的电玩游戏,相当程度地满足了玩家的心理需求,在剑侠李逍遥的一路角色扮演过程中去“真实”体验这种绝对的社会自由,在游戏中把梦想化为现实,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快慰。

  2.道— — 身体与精神自由。剑仙是人、剑、道的合一,如《仙剑奇侠传》中的剑圣。如果说李逍遥学得御剑而行有些类似于庄子《逍遥游》(如果说《仙剑奇侠传》主人公李逍遥的名字源于此,实是牵强,但是如果说李逍遥的理想设计是成为逍遥无碍的剑仙就是有意的了,而这两者之间又有必然的文化关联)中可以御风而行的例子,那么,剑圣就是所谓的“至人”、“神人”、“圣人”了,达到了庄子道的最高境界:以其高超的剑道修为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同时,在远离人世的蜀山之巅,又可以摆脱一切功名利禄的束缚,从而达到身与心的绝对自由,无阻无碍,逍遥自在。

  3.仙—— 生命自由。日本著名中国道教研究专家窿德忠在《道教史》中说:“在地球上使自己生命无限延长,这就是神仙说的立场⋯⋯ 这种思想在其他国家是没有的。”长生不老的神仙是中国文化的特产。中国人对于神仙的幻想归根结底出于对死亡的畏惧,神仙可以摆脱生与死的困扰,使生命永存,从而获得绝对的生命自由。剑仙即使不能登上仙阕或等而次之成为散仙,至少也能够无病无灾,延年益寿,摆脱肉体所带来的痛苦。李逍遥最终的生活理想设计就是与赵灵儿在仙灵岛上永远享受生命的自由与快乐。

  从某种意义上说,剑仙是国人内心对于生命的绝对自由的永恒梦幻,它是摆脱外界与自身的束缚,达到与道合一精神自由与生命永恒的不懈追求。神话学家克拉克洪曾经说过:“当个人的幻想(梦)为一群人所共有时,这个幻想便成为神话了。”《仙剑奇侠传》就是这样一个承载了国人集体梦幻的神话,在这个神话中去实现济世的理想与价值,享受奇异的情感,更能体验到生命的绝对自由。

参考文献:

[1] [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卷十上
.北京:中华书局,1961.

[2] [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六
.北京:中华书局,2000:1794.

[3] [北宋]李防.太平广记:卷一九五
.北京:中华书局,1961:1464.

[4]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4.

[5] 刘守华.道教与神仙[J].文史知识,1987(5):50.

[6]吴光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66—167. [责任编辑:郑 琦]

下一章>> 从仙剑奇侠探中国古文化 - 第一章:剑

发表您的评论

*为您保密,仅用于显示Gravatar头像 (什么是Gravatar头像?)

评论: